.*?

四川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路径分析

日期:2021-11-02        来源:《科技中国》2021年第十期pp.59-63

字体:【

  何彬1,王楠1,贾雪梅2

  (1.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2.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在创新实力上具有优势,但在综合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与科技强省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2015—2019年四川省与各科技强省、西部科技领先省市的科技创新相关指标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四川省科技创新实力现状,以及与各科技强省创新效率上的差距,找出其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川省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路径及具体对策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经济演变为现代经济,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支撑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同时也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泉所在。四川科技存量大、科技发展基础好,科技资源拥有量和科技活动产出量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但资源存量优势与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之间存在较大落差,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中游波动。本文结合目前四川科技大省的态势,通过分析其与科技强省的差距来发现存在的短板,探寻四川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路径及对策,对于四川充分发挥科技资源潜力,把科技资源潜力转为经济发展增量,依靠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与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四川省科技创新实力分析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评价各省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权威报告,该报告分别从区域的创新实力(绝对量)、创新效率(相对量)和创新潜力(增长率)三方面评价了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四川科技创新实力总体水平在全国及西部地区均处于较为领先水平,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大省,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实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创新投入实力。2015—2019年四川科技财力、人力投入持续增加,科研机构数量稳步上升,创新投入各方面指标处于全国中游、西部领先水平。

  四川R&D经费支出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长,2019年,四川全社会R&D经费支出870.95亿元,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14.7%;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达到184.95亿元,年均增长17.6%。2015—2019年,四川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持续增加,2019年达到17.08万人年,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1位。近年来四川科研机构数量不断上升,2019年有科研机构2842个,比2015年增长53.1%,其中政府科研院所160个,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1位。

  二是创新产出实力。2015—2019年四川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52项、省科技进步奖1337项,申请专利70.53万件,获专利授权36.05万件,是“十二五”时期的1.58倍;实现技术合同交易64,148项,交易额达3240.8亿元。

  2019年四川专利授权量达到82,066件,全国排名第10位,西部第1位,与2015年相比增长2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053件,居全国第9位,西部第1位,比上年增长3.04%,比2015年增长32.4%,专利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四川创新转化能力逐渐加强,技术市场成交额呈现增长趋势。2019年签订技术交易合同13,232项,与2015年相比增长17.5%;实现合同交易额1216.20亿元,较上年增长21.11%,比2015年增长了311.1%。

  二、四川省与科技强省的差距

  综合研究持续多年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和《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科技大省实力主要体现在科技资源占有及科技活动规模的体量,即创新实力上;科技强省实力主要体现在科技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的能力,即创新效率上。虽然四川的创新实力具有优势,但在综合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与科技强省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显示,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全国前5位,重庆排名第7位,陕西排名第9位,四川在全国排名第12位、西部第3位。

  通过研究分析和梳理全国创新能力领先省市数据,总结出了反映科技强省的4个关键表征指标:创新投入效率、企业创新效率、创新产出效率、创新驱动效率。四川要实现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就要明确自己在这些方面所处的地位,认清形势,找出短板,为探寻四川实现科技强省的路径提供支撑。本文排名数据源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其他数据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等。

  与科技强省相比,四川具体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社会创新投入强度偏低。人员投入效率较低,四川万人R&D全时人员20.39人年,仅居全国第16位;经费投入强度不足,2019年四川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87%,低于全国2.23%的平均水平,仅居全国第14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仅为1.52%,低于全国2.24%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7位。尽管四川省全社会R&D经费支出(870.95亿元)全国排名靠前,但在规模上与广东(3098.49亿元)、江苏(2779.52亿元)、北京(2233.59亿元)等科技强省相比仍相差甚远,可见四川省R&D经费投入体量不足,对科技发展支撑能力有限,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放大。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偏低,2019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88%,居全国第20位;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偏低,2019年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仅为7.83万人年,占全社会R&D人员的45.84%,居全国第21位;企业创新产出比例偏低,2019年四川新产品销售收入421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71%,居全国第22位;研发机构建设滞后,2019年四川规上工业企业开展了R&D活动的仅有23.61%,大大低于全国34.20%的比例,其中设立了研发机构的仅8.47%。可见四川省企业创新基础薄弱,创新意识不够、能力不强、投入偏低、产出不高,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亟待加强。

  三是人均创新产出水平不高。人均论文产出较低,2019年四川省万名R&D人员科技论文数为5638.79篇,居全国第15位;人均专利产出不高,2019年万名就业人员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为26.9件,居全国14位。四川人均知识创新产出量低源于以下原因:首先,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庞大的人口数量拉低了人均产出量;其次,地域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科技人员研究能力参差不齐,缺乏具有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再次,人才机制体制不活,科研人员缺乏积极性,创新活力不足;最后,全国各地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纷纷出台激励政策加强对优质人才的引进,导致显性的人才流失和科研时间的隐性流失。

  四是创新效率亟待大幅提升。人力生产率较低,2019年四川劳动生产率为9.53万元/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万元/人),居全国第25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居全国第22位;高技术产业处在产业价值链较低端,产业利润率仅居全国第26位。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三、四川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路径分析

  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部署,对科技创新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川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需要对转变路径及其配套的对策措施进行设计,从而指导四川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过程。

  路径一:科技创新。促进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很多,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突破。在高科技产业中,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丰富的基础性研究和充足的科学知识确保企业可以迅速地把握技术的更新脉搏,进而引领新的技术变革、开拓新的产品市场。现在,“基于技术的创新”(Technology-based Innovation)已远不能满足高科技企业的创新需求,“基于科学的创新”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重点。

  科技创新的周期较长,不能立竿见影,因此从政府角度看,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树立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基础研究关系到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实力,但与发达国家、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研究薄弱,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投入比例较低,其中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投入比例为6.03%,四川省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研发投入比例仅为5.87%,居全国第17位。因此,重视基础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势在必行,而四川省在以要素驱动为基础的“科技创新”路径的基础条件良好,据此,提出三条子路径:加快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强度、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

  路径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过去,企业各自进行研发投入并收获成果,外部的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对企业影响力不大,是封闭式的创新。随着风险资本市场的兴起、知识型员工的跨国自由流动以及市场主导力量的变化,封闭式创新模式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开始转向协同式创新。

  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着科学技术研究的任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任务是转化科技成果,面向市场需求生产产品。因此,所谓产学研合作是指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与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院所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追求,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联合进行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活动过程。该路径强调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更强调产学研之间多个异质创新主体为了一个或者多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配合,形成系统,联合攻关,发挥各子系统的比较优势,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最终达到“1+1﹥2”协同放大效应,如企业与大学、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产业、大学与产业、政府与产业的两两协调组合。

  路径三:创新政策体系。由于市场无法凭借自身优势产生充分的创新流,因而需要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充当推动者的角色。国家通过对市场形势以及某一行业自身发展水平的判断,在某一特定时期对某一特定行业实施激励政策可以推进企业的成长与创新发展。由此提出:创新政策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科技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科技强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关键。而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为了有效解决创新体系中的系统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必须科学制定科学技术创新政策。通过改革加快释放创新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下定位科技改革目标,落实从科技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方面同步发力的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开展,以产生和运用更多的新知识和更先进的技术,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服务。

  四、四川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对策建议

  四川省要实现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盘活现有的科技存量是这一转变的关键。实现科技强省必须要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创新实力。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收益的特征,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到科技创新的特点,从人、财、物各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首先,加大科技财力投入。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调整、优化科技创新的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其次,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地方政府应瞄准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有重大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最后,要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投入力度,培养一批具备较强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为四川建设科技强省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强省转变的关键环节。应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落实力度,加强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工程化配套和产业化,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发展重点产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是科技与经济结合最快、最活跃的领域,应以这两大重点产业为抓手,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形成新的经济核心增长极。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提升园区(基地)产业聚集功能,在发展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加大力度扶持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四是营造良好环境,保障科技创新。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建设科技强省的基本保证。首先,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不乏好的突破性举措,但也因其突破性风险而悬停于“最后一公里”,应在推动政策落实落地上下功夫,把创新政策用好用足。其次,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机制,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改革创新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最后,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本文通讯作者:王楠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