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夏先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一、党中央做出和推进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改变了国家面貌,树立了世界标杆
党的历任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创新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围绕贯彻落实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规划、体制改革方案、创新政策措施等。2005年6月27日时任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他正式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式提出自主创新政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系统地阐发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党的十七大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客观评估,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推进创新创业。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中国经济新发展理念的首位。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过15年艰苦努力,党中央积极领导和部署全国自主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大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创造出数以百万计的科技成果,基本改变了过去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外部科技输入和资源投入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了中国科技严重依赖西方而不能独立自主的被动局面,基本实现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在过去的15年里,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成效显著,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取得了丰硕科技创新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现代化水平大踏步前进,中国国际竞争力日益从价格竞争转变为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新竞争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和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创新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战略和自主创新政策,成功改变了中国创新和知识供给依赖西方的局面,打破了西方自1948年以来对中国长达70多年的科技知识封锁。西方霸权根本来自于知识霸权。传统的国际知识流动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单向流动。随着发达国家采取政策阻碍向发展中国家的知识自由流动,发展中国家被迫依靠自主创新,改变模仿和过度依赖西方提供知识的国际分工结构。西方国家阻挡知识国际自由流动,阻碍了国际科技、信息和文化交流合作,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分工结构,不仅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增长遭受巨大损失,也使西方国家增强了知识垄断的力度,增强了西方国家知识霸权的力量,降低了全球经济分工效率,使发展中国家被西方国家知识奴役更加惨重,使发展中国家刚“出芽”的自主知识创新能力遭受严重打击。过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凭借领先的知识产权优势垄断和控制世界市场(corner and control the world market)。如今,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逐步形成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打破西方科技垄断格局,塑造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你追我赶的科技竞赛新局面,改变了过去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世界科技创新的画面,打破了发展中国家创新地位不可改变的陈旧观念。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依靠自主创新,逐步成长成为创新型国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标杆,增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的自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科技知识更加独立的自主创新型国家。
二、中国基本实现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
一个国家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国内与国际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获取能力上。国内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获取能力主要体现在国内居民获得知识产权授权数量与质量以及结构上。目前国际知识产权主要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下辖的国际专利合作条约、马德里国际商标体系、海牙国际设计体系三大体系构成。其中国际专利是一种体现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国际知识产权。马德里国际商标是一种体现国家商业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国际知识产权。海牙国际设计则是一种综合体现国家科技与文化艺术美学能力的重要国际知识产权。每种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状况都从一个侧面体现一个国家的国际知识产权生产和获得能力。
中国国内居民获取国内知识产权与国际知识产权所体现出来的创新与发展能力,充分表明中国基本实现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预期战略目标。国内知识产权总体取得快速发展势头,国内居民获得授权的结构得到改善。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9年国内居民累计获得360919件发明专利权,占全部发明专利权授权量的比重为79.7%,比2006年占比43.4%提高了36.3个百分点;1574205件实用新型专利权,占全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的99.5%,比2006年占比98.7%下降了0.8个百分点;539282件外观设计专利权,占全部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的96.9%,比2006年占比90.1%提高了5.8个百分点。中国各类专利申请量近年来一直保持超过美日欧申请总量的地位。2019年国内居民注册商标累计达到6177791件,占当年注册商标的96.4%,比2006年占比83%提高了13.4个百分点;累计持有有效注册商标23543513件,占累计持有有效注册商标的93.4%。
近年来,中国国际知识产权地位的改变非常显著,各类知识产权申请量增长较快。2009年中国通过PCT系统申请国际专利只有276件,占当年PCT专利申请总量的0.18%。2019年中国申请PCT国际专利58990件,首次超过美国(申请57840件)自1978年建立PCT国际专利合作系统以来一直保持第一的地位。2019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到当年申请总量的22.2%,比2009年比重提高了22个百分点,十年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超过212倍。
2009年中国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1358件,占当年马德里国际商标总量的3.8%;2019年中国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6339件,占当年马德里国际商标总量的9.8%。十年间中国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的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2019年中国申请马德里国际商标数量居于美国(10087件)和德国(7700件)之后的第三位。2019年中国通过海牙工业设计系统申请的国际设计只有663件,比上年增长了110.5%,仅占当年海牙设计申请总量的3%,与排名第一的德国国际设计申请件数达到4487件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19年11月19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世界178个学科领域155种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11318篇,比2017年增加3059篇,占世界总数61420篇的18.4%,中国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位,美国排名第一位,美国产出22017篇高质量科技论文,占世界总数的35.8%。中国国际高被引论文数量世界排名跃升至第二位,但与排名第一位的美国高被引论文数量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中国高科技公司纷纷占据最新技术领域,取得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中国科技巨头腾讯(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在2019年提交了最多的区块链专利申请。腾讯及其附属公司在总计5800多项区块链专利中申请了718项,阿里巴巴集团则申请了470项。两者申请区块连专利之和占总数的20%以上。紧随腾讯和阿里巴巴其后的是微众银行(WeBank)、瑞泽科技(Ruize Technology)和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总的来说,中国公司在拥有超过20个区块链专利申请的公司中约占63%。美国紧随其后。从近年来中国国内、国际专利权、商标权以及科技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来看,可以基本得出中国创新能力已经得到大幅提升,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判断。
三、努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
只有切实推进创新型国家战略,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不偏离创新的轨道,到达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目标。高质量经济是指以人民为发展中心,以公平与效率为发展原则,以知识创新与精神生产为发展动力,保持包容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高质量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不同于过去那种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推动增长的粗放的低水平、低质量经济发展方式,而是主要依赖人民智力、精神劳动和创新推动增长的高效、低耗、低污染并更加合乎人民消费需要的新经济发展方式。高质量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进,也就是依赖创新和精神劳动。建设高质量经济发展新方式具有不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而依靠人民的智力和精神劳动推动科学技术、管理、制度、文化创新的特征。其中科技创新是要让生产力提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更加依赖科技知识创新。管理创新要体现出公平与效率发展原则。制度创新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人民的创新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出保持包容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治理制度体系。文化创新就是要创造出让人民喜闻乐见、不断提高人民文化娱乐水平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各领域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离不开人民参与和贡献智慧,也为人民实现全面发展提供无限机遇。高质量经济和创新型经济根本上都是发挥人民大众创造性、自主性和主体性的经济方式。但是自主创新不是“单干”和“闭门造车”,而是以我为主的开放创新。各种创新能力和创新方式生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国际合作,都需要国际知识、思想和科技、文化自由交流。创新开放、自由和国际合作对于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真正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主要依赖创新的发展方式上,必须高度重视完善、利用和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作用,它能够不断促进人民发挥才智,创造出各种奇思妙想、丰富多彩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版权、信息产权。专利科技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生产,提高生产力,改善和扩大产品功能,增加消费效用和福利,促进消费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而且可以拥有专利法律赋予的进口排他权、市场垄断权和商业许可权,由此获得由该项科技成果带来的巨大竞争优势和商业利益。而且国际专利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价值链,提高专利权人在国际产业和国际价值分配中的地位。未来国际商业竞争主要依赖国际专利权、国际商标、商业秘密、情报信息以及版权。各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先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有价值的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些知识产权都依赖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活动。主要基于专利权的技术贸易成为中国科技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科技部发布的全国技术市场交易快报显示,2019年中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223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6%,首次突破2万亿元。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接近60%。2019年中国技术交易成交额占到当年GDP比重的2%以上,而且这个比重一直在逐年提升。
虽然中国已经基本实现2020年建成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中国国内、国际专利申请总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但中国国内、国际专利申请的人均数量仍较低,中国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仍然不高,目前算不上领先的创新型国家。中国很多创新技术仅仅是名义数量上的技术,距离能够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数量并不多,而且技术经济效果仍较低。许多领域中国仍没有掌握基础的、核心技术专利权。我们要客观认识到中国人均知识产权数量仍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差距。而且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科技、商业和文化创新成果质量仍不高,技术应用经济效益不大,基础性、战略性知识产权仍缺乏。这些都表明目前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仍只是初步的。但它已经为未来更大进步和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需要继续高度重视创新,真正把创新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早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部等有关主管机构要负起责任落实《中国制造2025》,抓紧编制与推动实施《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科技资源和财力投入到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生命科学、海洋资源利用、宇宙开发、太空技术等重大技术领域。这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主导将带来无限的商业机会和巨大利益,也为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权所有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 - B体育IOS版下载安装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备号:京ICP备10036465号-1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