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院丁明磊研究员接受《新华社》采访:进一步全面深改开新局丨育人才促创新 改革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日期:2024-07-30        来源:

字体:【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经济参考报》7月25日刊发文章《进一步全面深改开新局丨育人才促创新 改革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愈发需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要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通道,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体”改革统筹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作出专章部署,而从三中全会公报来看,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单列一段,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此,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怀进鹏说。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承载,科技推动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需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真正打通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通道。”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研究员丁明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向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怀进鹏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随着产业升级持续深入,对交叉新兴学科人才需求也在增长。”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黄河指出,“在此背景下,《决定》提出的‘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正逢其时。建议聚焦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布局数字人文、生命健康等具有前瞻性的学科交叉方向和领域,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建好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培育学科新增长点。”

丁明磊也认为,需要健全创新人才全链条自主培养体系,建立完善以国家战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参与的育人模式。同时加大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力度,依托企业研发平台带动创新团队培育。

体制改革激发科创新活力

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也作出一系列部署。《决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等。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76亿元,同比增长28.6%。

不过,北方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兼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李全明也指出,当前一些高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还存在着“没得转”“不会转”“不想转”“转不好”的现实困境。

“在推动研发成果与产业进一步有效对接上,面向高校和产业需求两端,既要加强有潜力的成果系统性挖掘和评估,也需要围绕重点领域,不断深入了解企业的具体技术需求,推动双方高效衔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杨小牛说。

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转化所需要的资源和支持愈发多元。“需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如《决定》所提,‘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集中各类资源促进成果转化。”吴海龙说。

强化激励机制为人才松绑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决定》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人才的激励离不开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体系,关键在于真正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等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李全明说,“人才评价不仅需要站在更加长远的周期来建立长效评价机制,还需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制定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方法,以此更好发挥人才激励效果。”

丁明磊看来,发挥人才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为人才松绑。“《决定》提出的‘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等内容就意在激发更多人才主观能动性。通过向用人主体授权,采取更加多样化、针对性的赋权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13661?d=134d955&channel=weixin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 邮编(ZIP):100038

电话(Tel):86-10-58884543 咨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闻与信息:xxxz@casted.org.cn